石雕牌坊的历史演进
清楚了石雕牌坊的历史渊源,那么石雕牌坊是怎样发展成为后来专门用来作为表彰性纪念性的建筑呢?这要从我国早期的城市规划制度上寻找答案。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在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中实行闾里制度,就是把在城里居住的居民,按居住地域划分成纵横交错的棋盘式的方块形居住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根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当时以一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在两京长安、洛阳以及全国各州府、县署所在地的城市,都把城内的区域划分为若干牌坊来进行管理,每坊都有专门的人负责,称为坊正。此外,又把坊内的居民以四家为一邻,五邻为一保,每保设保长,以便于管理。坊大部分都呈长方形布局,在坊的四周筑有高约三米的坊墙,用来保卫坊内居民的安全,同时又和外界相隔绝,“坊”与“坊”之间也有墙相隔,石牌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
每个石雕牌楼大约有二到八个坊门,就是那种装饰讲究的乌头门,牌楼都是跨街而建,供坊内外的人们往来,坊门有规定的开放和关闭时间,除了每年政府规定的几个重要节日可以通宵开放外,其余时间都要按时关启。由于坊门是人们每天的必经之地,所以往往是人群最集中、最热闹的地方。官府的布告公文和私人的文告经常张贴在坊门上,作用相当于现在的信息公告板,在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失婢》中就有“宅院小墙庳,坊门贴榜迟”的诗句。坊内的居民如果在操行道德方面做出了值得称道的行为或是在科举上取得了好的成绩,官府都要在坊门上张榜公布以示表彰,这也是华表建立的初衷,牌坊也就是由此产生,当时叫做“表闾”。表,即是表彰、赞扬的意思;闾,是那时里巷的大门,叫做闾。表闾,就是在里巷的大门上,表扬那些在道德、孝行、科举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和事。当时,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也是后来牌坊的主要功能——旌表。
这种做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商周时代,据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在灭商时.曾让他的大臣毕公,“表商容之闾”这里的表闾就是前面提到的表彰、赞扬的意思。商容是商朝的贤臣,周武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收买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这种制度一直沿袭下来,汉代也有此项制度。到了唐宋时期,因为有良好的品德和值得称颂的言行而被记载的人和事就更多了。在妹史,孝义传》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当时的江陵有位教书先生名叫庞天佑,对父亲十分孝顺,有一次,他的父亲得了一种怪病,多方医治都不见好转,他就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熬成汤给父亲喝,治好了父亲的怪病,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后来,他的父亲活到八十多岁才去世,他父亲死后,庞天佑日夜哭泣不绝,并在父亲的坟墓旁搭起草棚为父亲守孝,此事在当地被广为传颂,当地的知府听说了以后,也十分感动,亲自到坟前祭拜并把此事上奏朝廷。于是,皇帝亲下诏书在庞天佑的住所的里门旁“筑阙表之”。
在唐宋时期,石雕牌坊是城里居民的基本居住单位,唐代的坊如上文所述,管理比较严格,到了宋代,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坊和当时用作交易的“市”(也就是现在的交易市场)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政府开始允许居民沿街开设店铺,尤其是在城市的繁荣地段,人们纷纷拆除坊墙,改造成店铺,以获取经济利益。此后,发展到居住区内的坊墙也基本都被拆除了,这样一来,只剩下独立于街口的坊门还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从而使坊门以及坊的旌表用途保留下来,并演变为石牌坊这样一种独特的专门性的纪念性表彰建筑。石雕牌坊,从乌头门(牌坊的起源和早期形制)开始一直都是一间的,到了唐宋时期,由于街道不断拓宽,坊门的跨度也不断延伸加长,发展到四柱三间。因为当时的坊门大都是木制的,同时又是重要的表彰性建筑,于是越来越注重牌坊的外部装饰,在坊门上飞檐斗拱,加强其庄重和神圣性。
在元代又出现了石制的牌坊雕刻,到了封建统治的顶峰——明清时期,制作牌坊也发展到了它的黄金时代,无论从制作工艺、牌坊的数量还是对当时社会的影响,都远远超出前代,当然,这和明清统治者的大力倡导是分不开的。当时,牌坊的修建和管理都由政府统一安排。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修建状元坊用来表彰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此举开创了由政府批准修建牌坊的先例。从这时候开始,雕刻牌坊这一特殊的建筑形式就和封建礼教、帝王恩宠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在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里,立牌坊可是一件极为庄严、隆重和光荣的事情,当时的人们都把被立石雕牌坊,视作非常光荣的和值得炫耀的事。获此待遇的人更是会名誉、身价倍增,社会地位会有很大的提高,甚至整个家族的人都会觉得无限的光荣。
版权属于: 长城石雕厂(http://www.shidiao567.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其他人阅读了;
上一篇:王羲之的石牌坊的建造历史
下一篇:德阳文庙石雕牌坊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