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雕塑的造型变革过程

发布时间:2012-06-14 21:49:34
 

    (一)内容的深化

    内容题材方面更为丰富多样,除情节性、主题性的雕塑得到继续发展之外,还有并不表达具体内容,仅为纯粹的形体起伏的雕塑作品,从而突破了先前的以人物神情、动态表现为主的特征。早在20世纪初,现代雕塑家们在内容选择上就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人体本身的表现,而更多的是对于空间、体量、容积的摆布与设计,这对后来雕塑的发展有着开拓性的影响。

    (二)体积的调整

    方式方法较之前期更是变化万千,各种夸张、变形、省略、概括、简化、负性、渐变、透视、共型、色彩等处理方法纷纷纳人雕塑的表现手段之中,而不仅仅只是以现实事物为参照的具象再现一统天下的单一模式。现代雕塑家们纷纷对雕塑造型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各种角度的切入与研究,探索雕塑造型的形式语言,寻求形体传达的联想与想象,独辟蹊径地寻求自我意识的表达。如毕加索的实物改造、贾克梅蒂的形体拉长、阿基平科的形体反凹、马蒂斯的形体夸张、阿尔普的形体膨胀、布朗库西的形体简略、杜尚的原物置放等等。直至20世纪中叶,试图对大自然景观进行再组织而产生的景观艺术、大地艺术等等,更是打破了浮雕、圆雕与绉画的明确界限。.

    (三)结合的摆布

    材料的认定已经被打破,任何材料均可单一或合成运用于雕塑造型之中,艺术与科学更加紧密地结合于一体,各种比重轻、强度高的材料得到推广运用,使雕塑自身旋转、振荡、透空、中空等成为可能,也为声、光、电、磁、水、火、气、风等物质与现象导人造型提供了前提条件,以此打破了雕塑自身坚固不动、无声无光、凝重厚实的传统认定。如卡德尔的活动雕塑、蔡文颖的感应雕塑等。除雕与塑两种常用手段之外,各种既不雕、也不塑,而采用结合手法制作的立体作品,事实上已经充当了雕塑家族的主要成员,它们与雕刻、塑造的雕塑作品共同担负起雕塑的功能职责。结合在雕塑造型上的出现,是最具现代意义的突变,将雕塑的各个组成部分当作一种构件来进行装配,建构起一件作品,从而打破了传统雕塑造型由塑造、雕刻,或者通过铸造、烧制等而成的一般程序,也模糊了雕塑与现成物之间的界限,有些甚至全部采用现成物品,进行人为的组合,达到观念性的阐述。
    (四)观念的空间

    除单纯审美观赏的雕塑作品得到继续发展之外,涌现了众多雕塑与建筑、器物等相互结合的功能性雕塑作品,强化了人作为主体的参与性,以及雕塑的娱乐性和实用性等,避免了从前出现过多的说教性质的呆板样式,雕塑更多地走下了室内博物馆、美术馆和私有空间的雕塑台座,来到广阔的公共空间。有些现代雕塑作品离开了人的参与,也就显得极不完整,甚至可能失去任何意义。现实中人的所思所想是20世纪欧美现代雕塑反映的最为主要的方面,雕塑便是反映人的一切,并最终服务于人的这一切。以此涌现出区别于西方历史上任何时期的雕塑类型,它以其纷杂的造型语汇给人以炫目的视觉刺激,这些不得不让已经跨越21世纪的我们思虑再三,雕塑到底是什么?雕塑究竟往何处去?

    简单地回顾中西雕塑的造型变革过程,可以看出,雕塑是在相互借鉴与继承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有着不同的艺术追求,产生相应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时段与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民族风尚的状况,因为任何事物均有其永远也不可割断的形成气候与存在土壤,雕塑当然也.不例外。


相关阅读:

石牌坊名作_豫北第一石雕牌坊


西安城隍庙石牌坊


江西的石牌坊制作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