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石牌坊的特殊价值与文化伦理蕴涵
隆昌石牌坊除了造型优美、装饰题材丰富之外,还大量运用了中国古代特有的象征和寓意等装饰表现手法。石牌坊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将图案、寓意和情感融为一体,呈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绝佳状态。不仅文化内涵异常丰富,伦理秩序昭然,而且有机生成了境界超迈的审美意象。
隆昌石牌坊的文化伦理蕴涵
隆昌石牌楼对于世俗生活的刻画,巧妙地借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每种装饰图案原本来源于世俗生活,或选择加工,或提炼转化,往往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隆昌石牌坊在建造的过程中,其所选择的装饰题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神话传说的深刻影响,一般通过紧紧围绕神、仙、妖、精、魔鬼以及龙、凤等角色敷衍故事内容,比如民间流传较广的“八仙过海,“白蛇传”及“仙人祝寿”等,用这些题材装饰牌坊,绝不仅仅为装饰而装饰,更多地寄托着人们的信仰和精神。
禹王宫山门坊上的“八仙”图像即为典型之例"八仙”题材在我国传统装饰内容中出现频率向来较高,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民众对八仙人物及其故事的喜爱,二是由于中华民族的数字崇拜和宝物崇拜的意识浓烈。八仙不仅是好运喜庆的象征,代表着国泰民安和谐与共,也是人们对具有神通力量的八仙的敬仰。“八仙”题材作为装饰题材出现在建筑上己有很长的历史,其表现的内容和形式甚为丰富,或八仙过海各显神,或八仙得道,或八仙斗龙王。较多情况的图像是八仙同时出现,而禹王宫山门坊上的“八仙”内容却是以“铁拐李”的单独出现给予落实。生成画面为:左而为三人,铁拐李驻足于仙物之上,两侧各站一神童,形貌凶恶,似是叱喝,特别是左立神童,一手持宝物,一手向外掀掌,像是运功状。图像右边亦是三人,为龟神、龙王和护卫,三人均立于海中,面向铁拐李作求饶状。整个画面似表现东海龙王及兵将对铁拐李等人作甘拜下风状,特别是画面构图将铁拐李等人安排得略高于他人,这样更能显示出人们对八仙的敬仰和偏爱。
隆昌石雕牌坊还善于运用宗教器物作为装饰题材。这些特别神物,既是吉祥文化的象征,也是民俗信仰功能的载体。作为装饰的“暗八仙”题材便具有一定的宗教作用和民俗功能“暗八仙”指八仙的八件法宝:葫芦、扇子、玉板、荷花、宝剑、洞箫、花篮以及渔鼓。暗八仙与明八仙相比更具有另一番审美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隆昌石牌坊中的“暗八仙”纹样与“佛八宝”纹样的混合使用,很大程度上收到了相辅相成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隆昌石牌坊中的“卍”字纹样运用颇多。就其用意,大概与佛教有关,这是一个被佛教徒视为吉祥和功德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据《长阿含经》说,它是第十六种大人相,位于佛的胸前。在《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二十九卷,说佛的腰间也有卍字相。“卍”仅是符号,而不是文字。它表示吉祥无比,称为吉祥海云,又称吉祥喜旋。在中国佛教中,“卍”字的翻译也不尽一致,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它译成“万”字,唐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中国唐代武则天将卍定为右旋,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此纹样在隆昌石牌坊中多处用到,如禹王宫山门坊左、中、右镶板上就有“卍”字纹样装饰。此处是将“卍”字构成连环纹样,用浅平雕手法使其成为装饰底纹。其上有高浮雕图案三组,精细繁复的雕刻,使画面吉庆祥和,形象地表现了民众求生祈福、向往和谐的世俗信仰。可以说,坊表精美的装饰图案,与内蕴的深厚文化意味,构成了看似二则实为一的有机整体,不仅对人们的视觉具有相当有益的感染,更是对民众心灵深处产生着强烈的震撼!
此外,隆昌石牌坊所蕴含的浓厚宗教气息,使其在一定情况下较好地发挥了教化工具的作用。如果说对于“三教”题材的表现,大足石刻比较多地融入了世俗审美情趣,但其偏重于宗教宣传的色彩十分鲜明。相比之下,隆昌石牌坊尽管也蕴含了不少“三教”文化内涵,但却超脱了单纯的宗教范畴,不受太多的限制,呈现出艺术化的表现画而。比如于“道教文化”的表现方而,相对于大足石刻,隆昌石雕牌楼对于道教内容的表现就显得意趣丛生。隆昌石牌坊的重点装饰部位通常以龙的形象给予表现,并常以“神龙”为依托,以此来宣扬道家“神龙至上,“得道成仙”的观念,具体体现在道家“神仙论”的“八仙过海”刻画之中,显得极具新意。
实际上,大足石刻主要表现的是佛国世界,而隆昌石雕牌坊更多地体现的是儒家思想,主要反映的是对于忠孝节义的推崇。通过牌坊上铭文可知社会对于忠孝节义的重视。譬如牛树梅德政坊正下匾便有如此记述:“公为平襄望族,以袭世清德遒笃生。公成名进士,出宰百里,公不以小就为嫌,毅然以民社自任。初公之来,闻风者惮畏……树公下车未匝月,匪踪敛迹,人乡归里,安堵无虞,盖公之威先抑之也。至其损摇役、戒科钦、抑青吏、禁强暴。”“日听断数十案,反复精释。深恤民寞。虽疾恶如仇,爱民如子,而缓带轻裘,从容就理。于以隐窥,公之德过于才,而恩以济威,其功用自学问中来也以矣。”正门楹联则谓:‘读十年书从政能兼果达艺,作万家佛居官不愧清慎勤。”这是称颂其是“才德兼备恩威并济”的恺梯君子。再如孝子总坊中的坊文说:“我皇上御极之元年,本孝治天下之宝,心推恩锡,颖谕孝行海内,所宜报用阐幽光。”此乃翰林院庶吉士范云鹏所题,可见,当时宣扬“孝”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自觉行为。这些牌坊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百姓对于“政在养民”理想状态的向往,同时对后人亦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对维护当时良好的社会秩序自然起着非凡的作用。所以,隆昌石牌坊不论是在世俗审美意象创造方而,还是在宗教思想的教化传播方而,二者之间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同时亦有着较为显著的相似性。
版权属于: 嘉祥县长城石雕厂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其他人阅读了:
上一篇:嘉祥石雕为什么是石匠之城
下一篇:嘉祥石雕的题材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