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佛雕像流传之民间对泗洲石雕佛像的崇拜

发布时间:2013-12-07 00:00:16
 

   泗洲佛雕像。在我国民间宗教信仰中,泗洲佛在各地民间拥有众多的信徒,因此各地泗洲佛的石雕佛像也数量可观。泗洲佛又称“泗洲文佛”、“泗洲大圣”、“僧伽”等,传是唐代的僧伽和尚。据说他来自西域,入寂于泗洲普光寺,后被塑成佛像供奉,并很快传遍南方各地寺院。其形象特征是头戴风帽,身着僧衣,两手插袖趺坐。民间泗洲佛的信仰至少在唐开元以后就已存在,明清时代更为流行。宋元以来,各地此类石雕佛像为数众多,博物馆的收藏数量亦很可观。民间不少地方的泗洲佛像不入寺院,而是遍布于民间小巷,通常附在人家壁上置一小龛即可供奉。民间认为其主要神性是为人指点迷津,兼主婚姻,同时能帮助民众治病和消灾除祸,因此广受崇拜。清代施鸿保《闽杂记》卷5说:“福省城中街巷间,多供泗洲文佛,或作小龛,或凿壁为龛。有供像者,有供牌位者,亦有但凿四字壁上以奉者,犹吾乡之奉观音大士也。”石雕佛像的贴金效果,佛像贴上金色更具神圣。清人周亮工《闽小记》卷3亦说:“福州城内外,凡巷口皆筑小屋,祀泗洲菩萨。”明清近代,各地民间供奉泗洲文佛的庙、庵、亭、堂等场所为数不少,如民国《长乐县志》卷7说,当地十四都、十九都就有唐宋以来的泗洲佛堂多所。此外,民间传说,宋代太守蔡襄造洛阳桥时,因资金缺乏,束手无策。有一天,一个白发老翁摇来一只小船,船上坐着一位绝色女子,船停在江心。老翁对岸上人们说,谁能用钱投中他女儿,就把女儿嫁给谁。于是成群结队的人跑来江边投钱,但往往投而不中。原来,老翁是土地公变的,姑娘是观音变的,他们以此方法来帮助蔡襄筹集造桥的资金。几个月后,落在船上的银子不计其数。有一天,一个聪明的泗州人偷偷转到船后,抓起一大把碎银子往女子头上扔去,漫天的碎银果真有一块落在了姑娘的头上,众人见了齐声喝彩。老汉便叫此人到凉亭去议婚,谁知这位泗州人往凉亭上一坐,就起不来了。原来他的灵魂被观音菩萨度到西天去了,而肉身则留在亭中,成了民间膜拜的泗州大圣。这个民间传说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泗洲佛具有撮合民间姻缘的神性,很受世俗欢迎。宋元以来,各地民间雕造的泗洲佛石雕佛像,在近几十年中曾不断出土。仅在佛教博物馆中,就收藏展出有十余尊宋元以来的泗洲佛石雕佛像,其当年的崇拜盛况,由此可见一斑。洛江的双合村、三合村和坑内村等乡村,至今为止仍有供奉泗洲佛的寺庙.表明泗洲佛的崇拜至今依然流传于世。

版权属于: 嘉祥县长城石雕厂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其他人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