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近日,不少网友反映,一些景区在高速公路旁筑起了围墙,遮挡视线。 只有付费进入观景台才能欣赏风景。 一些景区在国道、省道上设立了门票站。 即使不进入景区,也需要提前支付门票费用。 只有在规定时间内经过景区,工作人员才会退票。 网友质疑,这是景区变相“圈地收费”。
■旅游专家指出,“围墙挡风景”是“门票经济”的短视思维,不仅不利于景区创收,也影响景区声誉。 景区可以转向“产业经济”模式,鼓励更多游客进入景区,在“吃、住、行、购、娱”上花钱,获得更好的回报。
梅里雪山“墙挡视线”?
景区商家希望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
5月,有旅游博主发布视频称,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金沙江大湾观景台附近的214国道旁被围墙挡住,阻碍游客欣赏沿线风景高速公路。 只能付费前往景区内搭建的观景台参观。 214国道经过的飞来寺观景台附近也有类似情况。
对此,德钦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当地经济条件较差,为了扶持村民,委托德钦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开发运营有限公司负责日常运营。以及景区的维护。 该公司与当地村委会签订合同,将旅游收益作为“旅游回馈”资金发放给村民。 随着旅游环境的发展,景点可能会被“扩大”,并逐渐拆除(封闭)。 未来,游客可能不需要去观景台付费欣赏风景。
梅里雪山景区的几位当地村民也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会收到“旅游补贴”,这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村民卓玛(化名)表示,补贴金额从每年1.4万元开始,近年来已提高到最低2万元。 对于景区建围墙收门票的做法,同村扎西(化名)认为,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通过收取门票“收回成本”也无可厚非。
不过,景区内一家客栈老板告诉记者,他经常听到前来住宿的游客抱怨,对飞来寺观景台的墙壁不满意。 在景区筑墙、收取门票,对景区内的商家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好处。 他希望提高景区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到景区旅游。
扎嘎纳景区收国道“过境票”
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后才能退款。
6月8日,一位旅游博主发布了一段视频,称自己独自骑摩托车出行。 当他驾车沿248国道途经扎嘎纳景区时,工作人员告诉他,通过景区需要缴纳门票。 该博主表示,自己只是路过,不会下车留在景区。 售票员表示,博主可以购买“过境票”,如果走完40公里路程,1个半小时内到达景区北门,那里的工作人员将退还费用。
该博主称,由于骑的是小排量摩托车,车速较慢,在寻找景区北门收费站时迷路了。 部分路段崎岖不平,难以行驶。 当他们找到北门收费站时,超时了。 1小时。 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终于退还了车票。 博主拍摄的扎加纳门票费用中并没有“过境票”。
6月14日,记者以游客身份致电扎嘎纳风景区。 工作人员表示,景区南门和北门之间往返需要门票。 如果仅经过景区路段国道,并在一个半小时内通过,可退门票费。 景区南北门售票处已披露相关门票销售信息。 正常情况下,开车通过这段路大约需要40分钟。 如遇堵车等特殊情况,只需拍照并留下证明并向工作人员说明即可。
据此前媒体报道,一名旅游博主驾车沿S307省道途经泸沽湖风景区时,被要求提前缴纳70元门票。 与工作人员商量后,他在约定的时间内到达了景区外的地点,并将自己的位置发送给工作人员,然后工作人员将门票退还。
今年5月,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也被指试图收取“过路券”。 一位视频博主称,当他开车经过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时,被工作人员拦下,要求购买门票。 该博主暗示他只是路过,不会进入观景台,随后被放走。 对方还强调,“景区内20多公里的路段需要在半小时内通过,否则需要缴纳门票”。 对此,香格里拉虎跳峡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应该去游客中心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不会多收你钱”。
封闭道路,防止“蹭”风景
只会越来越窄
在很多自驾旅行者眼中,沿途经过的景点是旅途中的极大安慰,也是公路旅行魅力的象征。
与付费景区沿线深度游览相比,这种观看方式给人一种一览无余的体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景区的“活广告”。
然而,不少景区沿路筑起了围墙,断绝了“纯粹路人”赏景的可能性。
日前,有旅游博主发布视频称,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在214国道付费观景台附近筑起了围墙,导致游客无法欣赏路边风景。 如果他们想看雪山,就必须买票。
无独有偶,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黄河壶口瀑布沿线公路被景区管理方筑墙封堵的消息也引发舆论关注和批评。
如今,类似的情况已经在多地曝光,说明这并不是某景区“拍额头”的做法,背后一定有一些利益考量。
6月13日,梅里雪山所在的云南省德钦县文化和旅游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当地经济条件较差,国家公园运营方与村民签订了合同,将旅游利润返还给村民。村民们。 随着旅游环境的不断发展,围栏可能会逐渐解除,未来游客可能不需要去观景台付费欣赏风景。 这份回应虽然没有直接明说,但间接表示修建围墙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门票收入,防止路人“白白占便宜”。
但无论景区表面原因如何,大多数普通人都很难认同筑墙遮挡景色的做法。 一方面,并不是每个在路上看风景的人都会买票,因为他们看不到风景。 景区的做法很可能是“损人不利己”; 另一方面,景区的管理和收费存在界限。 此外,管理方的权限是否可以延伸到高速公路一侧也存在争议。
目前,大部分景区接待游客能力相对有限,只能限制游客流量。 景区筑墙防止“破坏”风景的封闭道路只会变得越来越窄。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他们会越来越处于不安全感的状态。 缺点。
对此,在决定是否在景区建围墙之前,最好不要只看某一方面的盈亏,而要考虑到声誉、知名度等相关因素来计算长远的效益。账户。
专家
“围墙挡住视线”弊大于利
景区不能只靠门票收入来创收
华侨大学旅游安全研究院教授尹杰指出镇江围墙护栏,事实上,“挡住风景的墙”未必能增加旅游收入。 从景区运营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弊大于利”的做法。
尹杰告诉记者,“挡住风景的墙”属于“门票经济”思维,也就是说景区只注重门票收入,而忽视了产业经济的产业收入。 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例。 景区不再收门票后,不仅增加了客流,也让进入景区的游客更愿意在景区内购物。 “取消或放宽门票收费,促进景区‘吃、住、行、购、娱’消费,效益会更好。”
尹杰认为,“筑墙挡视线”是一种“短视”行为。 如果城墙没有建起来,路过的人可以看到一些美丽的风景,他们可能会更愿意买票去观景台欣赏风景,以便看到更美丽的风景,这类似于“吃饭”和穿着”的营销。 但如果把风景围起来,就会给人一种“小气”的感觉,令人反感。 在互联网发达的自媒体时代,这也有损景区形象,影响声誉。
尹杰表示,对于大型开放景区来说,很难100%杜绝“逃票”。 收取“过境押金”以避免逃票的做法是一种选择,但可以优化。 比如,在距离景区核心区较近的地方设立一个售票站; 向景区内的游客发放带有智能芯片的卡,然后利用相关设备查询景区游客是否购买了门票。
经济学家宋庆辉告诉记者,景区修围墙、收取“门票押金”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增加收入,但自然景观毕竟属于国家和人民的集体财产,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使用。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可以独享它们。 宋庆辉表示,一个景区不能只靠门票收入创收,更要靠完善的配套设施、丰富的产品供应、优质的服务留住游客的心。
律师
景区“筑墙围地,收取门票押金”
或涉嫌违反旅游法
河南泽金律师事务所主任傅健表示,景区内“筑墙围地、收取门票押金”的行为可能违反了旅游法的相关规定。
《旅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旅游景点、交通等单独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增量。 拟收费、加价的,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游客、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付健律师指出,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设收费项目等变相抬高价格; 新增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镇江围墙护栏,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 公益性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逐步免费开放。
付健律师认为,该景区是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 想要近距离观赏的游客可以选择购买景区门票,进入景区欣赏风景。 路人无需近距离观赏,也能远距离欣赏美景,赏心悦目。综合央视新闻、吉木新闻等。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