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胡渊正在制作他的“玉河船”。
文/影片记者 余越
船文化也是济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曾是水运码头。 昔日,小清河畔有不少修造船只的木匠,胡瑗的师傅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完成主人的遗愿,擅长制作中国船只的胡瑗手工雕刻了慈禧乘坐的“木兰船”模型。 他还在致力于打造具有济南特色的“玉河船”。 未来,他还将还原“济南名楼“鸟笼”模型。
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打造“木兰志”典范
胡源从小就喜欢用手做东西。 13岁那年,他进入济南军体学校学习建造军舰。 1977年,胡源听说济南有一位名叫胡启勇的师傅会制造中国船舶,就来拜他为师。 师傅的师傅曾在北京与著名宫廷建筑世家“石石垒”一起担任宫船,慈禧乘坐的“木兰仓”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慈禧去颐和园的时候不喜欢坐汽车,坐轿子太慢,所以她就乘坐了前面有一艘小摩托艇拉着船。
胡启勇大师曾多次自豪地向胡远讲述“木兰船”的造船历史。 他还想重做一艘船,重现当年的辉煌,但他既没有见过,也没有任何照片和图纸。 。 1980年,胡其勇去世,胡源始终牢记师父的遗愿。 2006年,他偶然看到一张日本明信片,上面印着颐和园一艘船的照片。 随后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称“木兰船”模型正在拍卖,这艘船与明信片上的船非常相似。
虽然从未见过实物,但胡源根据这两张照片反复琢磨构图,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用红木制作了一座三层的木兰船模型。 这艘木兰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钉子。 它们都是用榫卯连接的。 他说:“榫卯是中国木匠的独特工艺,他们做出来的东西非常坚固,可以代代相传。为了美观,我也做了一些细微的改变,比如改变了实心栏杆改为空心栏杆。” 雕刻的卍字,满足了主人的心愿。 很多人想买,但我拒绝了。”
制作“玉和船”模型
自修大学造船课程
完成木兰糕后,胡源开始制作济南传奇的“玉河船”。 相传乾隆从江南南下济南,在大明湖畔结识了夏雨和,并结为姻缘。 胡瑗是第一个根据这个传说造船的人。 他还亲自为玉和船制作了家具,制作了一套精美的床和屏风放在船舱里。 御和船的正面和背面还会有两块匾额,上面写着“御和”和“清心”四个字。
过去,船顶会覆盖一层油毡以防止雨淋。 为了更好看,胡源把红木切成5毫米宽的片,然后编织成席子,放在船顶上。 胡瑗还想在御河船的门上刻一幅乾隆对联。 至于内容,他还在查资料。 “船体是仿照大明湖清湖时挖出来的一艘船设计的,现在船内的陈设已经完成。” ,只有门窗还没有完工。”
53岁的胡源还没有退休,只能利用下班时间做这些事情。 他的目标是从不重复任何事情,只做一件事,以此督促自己不断创新。 为此,他还自学了大学造船课程。 胡渊表示,完成这艘船后,他还要制作一件道光时期的“景春瑶”。
需要造一艘船
100多道工序
目前,胡源是济南唯一一个制造中国船舶的人。 他制造一艘船需要100多道工序。 第一步是画一幅图画,并在创作时对其进行修改。 船体是船的基础,船的大框架是制作出来的,窗、门等都是一点一滴完成的,然后镶嵌紧密。 “以前,中国造船厂不画图纸,而是直接画船图,加上材料清单,把每个零件的尺寸都标注出来,按照尺寸做工。” 胡源说,通常在建造一艘大船之前,需要先制作一个船的模型给买家看,最后把模型和真船一起直接带到买家面前。
胡渊认为,船是行走的建筑。 下一步,他还将制作一些济南历史上的老建筑模型。 说起济南历史上曾经存在的“鸟笼”,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建于20世纪初的大明湖南岸,担任当时的山东省顾问局。 它于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被拆除。 “小时候栏杆模型,我住在王府池附近,经常围着‘鸟笼’玩耍。但因为我只有四五岁,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淡薄。当我进入小学时栏杆模型,被拆了。”胡源说。
现在他收集了这座建筑的照片。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鸟笼”是一座三层的圆形建筑,有点像北京的祈年殿,左右两座哥特式建筑。 经建筑专家考证,“鸟笼”有九个开间,共36个窗户,一侧周长34米。 胡源表示,他已经购买了价值数万元的红木,将立即开始设计和制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版权归齐鲁晚报所有。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违法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