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楼的构件

  • 牌楼的构件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牌楼

      牌楼和牌坊的基础是一样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埋在地下,一部分露于地面与立柱下部相连。因牌坊是不连墙体、无依无靠的自成一体的独立建筑,为使它巍然屹立,经得起风吹雨淋,不倾不纪,故地下地基部分必须牢固深埋,一般深度达数米,如是体型高大的字板是夹于上下两根额仿之间的石板,也称为"字牌"、"字版"。字板的多少,随牌坊的大小和形制不同而不等,少则一层,多则上下三层,是牌坊上用来镌刻牌坊名称及族表文字和为谁建坊、为什么事建坊、建造牌坊的是什么人等文字的石板,是牌坊所包蕴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主要承载处。

     论牌坊而言,在顶仿之上,除有些牌坊有一个石雕"火焰牌"外,便没有其他构件了。然而,对牌楼而言,在顶仿之上还有由斗拱和檐顶构成的楼。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产,是中国最具传统风格和极富装饰意义的建筑构件。斗拱原是用于屋檐下,起挑檐并传承屋顶重量作用的功能构件,但到唐代时,斗拱已被看作是装饰品,使用斗拱的多少,成为牌坊主人权势和等级身份的象征,斗拱越多、越复杂,便越表示建筑物和建筑物主人身份的尊贵。斗拱用于牌楼上,虽有一定的结构功能作用,但主要是起装饰作用。木牌楼的斗拱一般有三跳至五跳(三层至五层),有些华贵的大木牌楼有七跳,甚至更多,有的还使用十分繁复华丽、如同网状的如意斗拱;由于石料不易接桦,也不像木料那样能以小拼合,且重量也较大,因此石牌楼的斗拱不像木牌楼那样繁复,一般为二至三跳,有很多牌坊都采用只有前出,没有横向出的简单的偷心造拱,有的甚至仅象征性地仿造一下。牌楼的檐顶多用出檐结构,其作用一是使牌楼更为华贵美观,二是保护牌楼,使牌楼楼身及牌楼脚下的土地不易被雨水淋湿浸坏。牌楼的屋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庞殿式,即四面坡顶;一种是悬山顶,即两面顶,其中以庞殿顶为多。牌楼的屋顶,在中间当心间的,称作正楼、明楼或主楼,在次间的称次楼,在稍间的称稍间楼,在最边上的一间称为边楼。其中正楼高于次楼,次楼又要高于稍间楼和边楼。

     如在正楼和次楼,或次楼与稍间楼之间,还有一层较矮小的檐楼,这称为夹楼。如是经过皇帝降旨或恩准建造的牌坊,在正楼檐下和顶杭之上的正中间,还建有一个小完,完内安有一块小石板,上镌"圣旨"、"恩荣"、"御制"、"救命"、"玉音"等字,因字两旁满雕龙凤图案,故被称为"龙凤牌"。

     尽管用不同材料建造的牌坊都是由五大部分构成的,有上述所说的诸多共性,但由于用不同材料建造的牌坊,其各自的建筑材料性能不一样,建造方法不一样,因而不同材料建造的牌坊其各大部分的具体结构及组成构件并不尽然相同,是互有差异,各有具体特点的。为说明这一问题,试以有代表性的木牌楼、石牌楼、琉璃牌楼和木石混合牌楼各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