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曲阳雕刻始于汉,盛于唐,盛于元。 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曲阳石雕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1995年,曲阳县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中国雕塑之乡”; 2006年,“曲阳石雕”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全县石雕产业覆盖10个乡镇60多个村,拥有雕刻企业、摊位23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值50亿元。 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雕刻大军之中,人才济济,高手云集,而王树昌大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领军人物,他为雕刻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石雕之美:在于神韵
第一次见到王书昌是2012年11月的一天,当时我参加江苏省华西村华西村博物馆开馆仪式和首届中国西部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王树昌大师的精美石雕《万寿无疆》被华西博物馆收藏。 雕刻非常精美,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再次见到王书昌是在2015年的夏天,他的工作室很简陋,没有空调; 天气热得难以忍受。 只见他用刀仔细地勾勒出观音像的脸部轮廓。 花了3-4个小时才搞定。 他的精神上看不出他年龄的痕迹。 看着如此完美雕刻的佛像,我们完全沉浸在艺术的体验中。
王树昌告诉我们,他虽然年纪不小了,但身体还是很强壮的。 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将曲阳石刻传承下去,让后人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好,让曲阳石雕真正走出国门。
走进王书昌的艺术世界,他的雕塑作品或栩栩如生,或自然自然,无不透露出艺术的气息:圆润精美的汉白玉弥勒佛石雕笑脸迎人,莲花玉如意驯兽观音像,光滑细腻。精致的线条,还有琵琶仙子的丝髻,可见造型优雅灵动。 济公雕像栩栩如生,一手执酒壶,一手持蒲扇,左脚挠右脚。
在制作名人雕像方面,王树昌的艺术成就使他名声大噪。 先后制作了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鲁迅、李时珍、张仲景等众多古今名人的雕像,受到广泛赞誉。
王书昌认为,名人雕像的创作不同于传统佛像、西方神话人物雕像的制作。 它们不能简单地复制或模仿名人雕塑,而是要求创作者拥有深厚的功力和精湛的技艺,而不仅仅是造型方面。 要想写实,还必须充分体现名人的内在气质和精神内涵,所以必须努力,体会自己独特的艺术眼光和丰富的情感来感染人、感动人、感动人。
将数百个家庭合而为一
王树昌出生于河北省曲阳县内河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1965年7月高中毕业后,他立志学习石雕技艺; 于是雕塑艺术 观音栏杆,他向以佛教造像闻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金桥请教。 他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尤其是他在克服古代作品中人物形象粗、矮、肥、衣纹死板等缺点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让王树昌受益匪浅。 很浅。
为了提高技艺,他从师父卢金桥那里找到了《故宫周刊》、《敦煌壁画》、《龙门石窟》等书籍,潜心研究前人名作的造型、线条和刀法。 ,并挤出时间学习绘画和临摹。 。 王树昌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很快就打下了扎实的雕刻技艺基础。
曲阳北岳庙是国家级保护文物,在当地早已闻名。 始建于北魏时期。 是祭祀北岳的场所,以吴道子真迹而闻名。 德宁殿是北岳庙的主体建筑,琉璃瓦脊,飞檐高耸。 它雄伟壮观。 殿前方形露台的平台周围有汉白玉栏杆和柱子,柱子上雕刻着石狮子。 共99件,大小不一,造型各异,雕刻精美。 堪称精品。
王树昌经常到北岳庙仔细研究精美石狮的造型和艺术风格。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有的石狮嘴里衔着会动的石球(以前大部分石狮嘴里是没有球的),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喜悦。 为了获得创作灵感,他仿制雕刻了一头高65厘米、形象生动的雌雄狮子。
1984年秋,工厂正在进行日本富锦县世大寺制作的12米高金刚巨作《洪法二将军》的木雕工程。 他和厂长安荣杰前往日本考察了世大寺和东大寺,观看了那里的雕塑。 回国后,王树昌根据在日本拍摄的“横哈”照片,精心制作了1:10的整体石膏模型和1:1的头部石膏模型,然后指导工人使用樟木制作雕像。 为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王书昌、安荣杰日夜坚守厂区,创造性地运用“纵横线放大法”,成功解决了技术难题。 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工作,他们终于完成了“哼哈二将军”巨型樟木雕像; 当“哼哈二将军”被运到日本西洋大寺时,举国震惊。 手持法宝,眉毛扬起,面容狰狞,威力十分强大。 这让每一位观众都为中国雕刻艺术家的高超技艺所折服; “恒河将军”被日本指定为“一级国宝”,并被命名为“世界上最大的樟树雕像”,首次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专注于一门艺术,你必须掌握它
1986年,在第六届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王树昌精心创作的石雕《坐山观音》被轻工业部授予“部优奖”并入选展出中南海紫光阁内。 1987年,王树昌被轻工业部授予“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优秀质量检验员”荣誉称号。 1991年被授予河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荣誉称号。
1993年初,王树昌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曲阳县益华雕刻厂。 王书昌并没有因此停下来。 他提出“弘扬工匠精神”的经营理念,精益求精,生产更多精品; 同年,王书昌参与深圳世界之窗主题公园的建设,其参与的圣马可教堂、威尼斯水城、拿破仑翼、穿楼项目等建设项目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和表彰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
1993年,孙毅将军90寿辰前夕,为孙毅将军画像。 孙毅将军盛赞王树昌精湛的雕刻技艺,并题写“奋斗”二字赠送给王树昌,以表达对他的鼓励。
1996年,王书昌为杨成武将军制作汉白玉半身像。 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了书法作品《精雕细刻》,由受托人赠与王书昌。
2004年春,邓颖超同志的秘书长赵伟和扮演周恩来总理的王铁城被介绍到曲阳艺华雕塑厂。 经过考察,他们决定让王树昌为邓颖超同志制作半身像,放置在邓颖超同志的家乡。 河南省光山县人。 邓颖超同志是深受全国亿万人民爱戴和敬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她将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 王书昌提到《中国妇女》一期杂志封底邓颖超同志的照片,我们首先做了一个泥塑模型。 制作油泥模型首先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精”:仔细研究、揣摩脸部、眼睛、鼻子各部位的特征; 二是“精神”:力求既像人本身,又体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 经过一周的努力,油泥模型制作完成后,王树昌让赵伟和王铁城观看。 随后,他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多次修改,最终使邓颖超同志的雕像符合自己的真实形象。 汉白玉雕像制作完成后,邓颖超同志慈祥的脸上带着微笑,眼睛明亮,神情洒脱而又稳重。 雕像以其生动传神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2年10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比中,成功入围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 同年,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机构主办的首届“中国石雕艺术大师”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石雕大师”称号,并被授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民间工艺”。 艺术家”荣誉称号。
近年来,王书昌的作品《坐观音》荣获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并曾在中南海紫光阁展出; 《坐观音》荣获国家玉石雕塑金奖; 《弥勒佛》荣获2009中国玉雕优秀奖博览会银奖; 《龙戏观音》荣获2010年中国玉石雕刻博览会银奖。
正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5月28日在庆祝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昌先生职业生涯50周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贺信中这样评价王树昌大师:“风风雨雨五十年” ,路是蓝色的;五十年的耕耘,勤奋认真,王先生掌握了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精髓,以精湛的技艺传承了中华文化,以经典的作品诠释了中国工艺美术的辉煌,引领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泱泱大国的工匠精神和善良的人格,是行业的榜样雕塑艺术 观音栏杆,也是一代人的榜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昌简历
王树昌,男,1946年12月出生,河北省曲阳县内河人,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石雕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曲阳县艺华雕塑有限公司董事长
1965年高中毕业后,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卢金桥大师学习象牙雕刻、石雕、木雕技艺。 他是卢大师最得意的弟子。 后来从事玉雕创作,获得了中国传统玉雕艺术的精髓。
1966年开始系统学习牙雕、石雕、木雕技艺,后从事玉雕创作。 2012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称号。
作品《坐观音》荣获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曾陈列于中南海紫光阁; 《坐观音》荣获国家玉石雕塑金奖; 《弥勒佛》荣获2009年中国玉雕大展银奖; 《龙戏观音》荣获2010年中国玉石雕刻博览会银奖。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