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西昌两座新建人行天桥将于7月20日左右投入使用
人行天桥施工现场进入收尾阶段
清洗桥面、安装玻璃、打磨栏杆……11日上午,顺河路人行天桥施工现场一片忙碌,10余名工人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一座崭新的人行天桥即将完工,并将于近期正式竣工投入使用。
银灰色的桥面洁净明亮,十分引人注目,引桥楼梯采用花岗岩铺砌,楼梯两侧栏杆安装有厚度约1.5厘米的专用钢化玻璃,既美观又安全。
工人们正在安装钢化玻璃。走上楼梯,不到一分钟就到了桥上。记者发现,宽敞的桥面两侧的栏杆也用的是这种钢化玻璃。
立交桥一侧,尽管天气炎热,工人们依然忙碌着,有的在清扫桥上的灰尘,有的在打磨不锈钢栏杆,有的在安装最后几块玻璃……
两座新的人行天桥即将竣工通车
三岔口西路人行天桥及第二小学(大巷口下街)人行天桥工程于2016年3月开工建设。
按照建设计划,主体工程施工工期为2016年3月至6月30日,目前施工进度约占总工程量的96%,预计将于18日前全面竣工。
目前,两座立交桥已进入收尾施工阶段,预计将于7月18日竣工验收,7月20日正式通车。
该立交桥采用钢结构,桥梁梁宽4.5米,梁高1.3米,桥梁长度正在调整,尚未确定。
此外,两座新建人行天桥均设有4座过街楼梯(上下桥的台阶),楼梯宽度均为3米;比步行街天桥的3座过街楼梯多出1座过街楼梯。
以往上下班高峰时段,大巷口、南桥、顺河路等路段交通极为拥堵,但新建两座人行天桥后,上述路段三岔路口仅有一个红绿灯,这也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不锈钢5米栏杆座,解决了城市重点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
人车分流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两座人行天桥建成后,机动车和行人可以各行其道,减少拥堵和安全事故,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缓解西昌市部分拥堵路段的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
恰巧路过的市民王先生对记者说:“修建人行天桥,不仅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更重要的是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真希望政府能多修建几座这样的天桥。”
在健康路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徐先生也表示,他觉得顺河路人行道上的绿灯时间很短,有时坐车时看到行人行走匆忙,有的人甚至要跑着才能顺利走到街对面,非常危险。
徐先生说,自己就亲眼见过一些行人过马路太匆忙,差点被急刹车的车辆撞到,所以人行天桥能保障市民出行的安全。
我市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99.71亿元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99.71亿元,同比增长22.67%,接待游客总数1051万人次,同比增长4.75%。其中一日游747.20万人次,同比增长6.64%。景区 (点)接待人数985.70万人次,同比增长4.99%。
西昌市2016年上半年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6年上半年,西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231件,其中涉及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5件。案件涉及追讨社会保险费46件、工伤待遇18件、劳动报酬27件、经济补偿金或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91件、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补偿21件、建立劳动关系15件、退还押金6件、医疗费赔偿3件、竞业限制违约金1件、服务期间违约金3件。涉及劳动者302人,涉案金额400余万元。 已结案211件,结案率为91%,其中依法裁决127件,调解84件,调解率为40%。
从案例分析看,呈现以下特点:
1.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仍处于高位。主要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市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佳,用人单位大规模裁员或单方面降低用工成本等劳资矛盾凸显。
二是仲裁申请类型主要集中在经济补偿、社会保险费、工伤待遇、劳动报酬等请求上,此四项请求占全部案件的81%,与往年大致持平。一是由于相关请求直接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劳动者关注度相对较高,用人单位履行不当容易引发纠纷;二是由于企业不景气导致劳动合同解除频繁,劳动者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纠纷较多。
3、从单位性质看不锈钢5米栏杆座,劳动争议仍以私营企业最为多见。今年私营企业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03件,占总案件数的88%。主要原因是部分私营企业为压低用工成本,片面追求利润,无视劳动者权益,不落实法律规定。
四是建筑业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居高不下。今年涉及建筑企业的劳动争议案件55起,占总案件数的四分之一,与往年案件率基本持平。近年来,来我市承接建筑工程的外商公司越来越多,他们“完工走人”的运作模式给劳动者维权带来一定难度,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现象普遍。
5、劳动者胜诉概率大。今年已审结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中,劳动者胜诉127件,用人单位胜诉12件,双方部分胜诉72件。这说明我市部分用人单位对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够重视,劳动用工规范化水平亟待提高。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