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中国古建筑文化
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庄严的庙宇、各式各样的民居、静谧的园林,还是庞大的宫殿,都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痕迹,展现了深厚而丰富的中国传统观念。同时,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空间、材料、布局等的处理和选择上,都表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即“中庸与和谐”。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孔子所提出的“中庸”占据着最高的价值地位[1]。古人讲地理、讲人文、讲天文,都离不开“中”,所以天地人的关系,必须以“中”为标准,即“天人合一”。“中庸”的观念,就是以建筑的平面为基准,采取对称、均匀的布局,在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南北的中轴线主线,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 这种格局具体体现在宫殿、庙宇、行宫、衙署、书院、陵墓、祠堂等各种中国古代建筑组合中。从体量和形态上看,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传统民居还是皇家宫殿,一般都是以平面方向发展,由房间到单元,由单元到院落,最后由院落到建筑群,营造出一种横跨祖国辽阔土地的连贯感。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思想和理念,在我国南北传统建筑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就是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不难看出,从古至今,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是发展的前提。因此,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当代建筑的背景和基础首先要考虑古代传统建筑。当代建筑一方面要吸取古代建筑的精髓和工艺,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的气息和元素,使我国的古代建筑文化完美地融入当代建筑文化。
古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
寺庙、陵墓、宫殿、桥梁
从中国建筑史看,古代建筑从原始社会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一般已定型。人类最早居住在用木架、草泥、黄土砌成的浅穴、窑洞中。商代,用夯土技术修建的宗庙、陵墓、宫殿等建筑陆续出现。西周瓦出现后,建筑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秦汉至三国时期,我国古代建筑已达到成熟时期。秦始皇统一天下时,不仅修建了庞大的阿房宫,还修筑了雄伟的万里长城。汉画像砖石墓是一种特殊的地下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建筑装饰形式丰富,结构形式多样,从建筑学角度看,可以充分展现汉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和结构形式,深入发掘汉画像砖石墓艺术所蕴含的社会文化精髓。 汉魏时期,外来民族文化首次被引入建筑,此时佛教建筑成为一大建筑特色。如北魏时期修建的大同石窟,整体设计就呈现出异域风情,尤其是雕刻上的图案和风格,在隋唐至辽代达到顶峰。隋唐时期修建的长安城,已实现了衙署、宫殿、民居、寺庙、市集等布局,对我国现今的城市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唐代,佛教、道教思想得到广泛弘扬,因此全国各地都有佛殿、道观、庙宇的踪迹,如最著名、最早的是五台山佛光寺的东华殿。我国古代建筑的转折点发生在宋、金、元时期。 例如北宋时期的万安桥采用“筏基”,解决了湖水侵蚀等诸多问题;金代的卢沟桥上雕刻的石狮,造型各异,生机盎然;元代著名的白塔寺,不仅用砖砌成,还用釉砖、彩瓦等砌成。明清时期可以算是中国古建筑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就是北京故宫,故宫里有很多宫殿,每个宫殿都是独立的。
住宅和花园
在古建筑园林的营造中,自然山水成为不可缺少的元素。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古老的是西周的灵游,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有春秋时期的梧桐园、姑苏台等。汉代园林中的远景一般以亭台楼阁为之,与园林的近景形成明显的对比,即层层交错,相得益彰,更增添了园林的美感。然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佛教的大力推行,寺庙随处可见。因此在寺庙兴盛的基础上,更促进了寺庙园林的繁荣发展。唐代以后出现了私家园林和园林的快速发展时期,北宋私家园林尤为兴盛。明清时期,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都达到了顶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代的西洋园林和清代的三山五园,即玉泉山的静明园、圆明园、长春园、香山的静宜园和万寿山的清漪园。如苏州的拙政园、上海的豫园等私家园林的代表,都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优秀代表。遍布中国的居住建筑就是民居,是建筑艺术史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出现最早的建筑。但由于中国各地的文化习俗和自然风貌不同,民居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础上也充分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如汉地的民居注重中轴线对称形式,如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南方,多为建筑较为紧凑的民居,以庭院为核心的民居,其外墙多由方形或圆形构成。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福建的永定土楼。但是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也是多种多样的。新疆维吾尔族的民居一般为土墙平顶,一至三层,外有天井;西藏的民居以碉楼为主,内为木结构,外为石砌;蒙古族主要使用蒙古包,具有移动的功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一般为木栏杆结构,比较著名的有云南的竹楼,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在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民居一般为窑洞。在我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史上,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古代中国建筑文化保存下来,为我们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浩瀚无垠的空间形态。 无论是普通的民居建筑、精巧别致的江南园林,还是金碧辉煌的北京故宫、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它们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开启了人们的思维,讲述了我们独特的民族文化。
当代建筑文化与古代建筑文化的结合
古代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吸收
因为中国古建筑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既经历了时代的风雨洗礼,又经历了历史文明和当代文明的双重考验,才得以继续保存下来。中国古建筑文化是当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代建筑中,我们要努力吸收、继承和发扬古建筑文化的精髓,但要掌握吸收、继承的过程,对古建筑文化的应用和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不能总想着照搬、粘贴,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而应该吸收古建筑文化中值得借鉴的内涵。就像我们在永定土楼的建筑中,可以看到中国古建筑的精髓,就是仁爱、和谐、包容[3]。中国古建筑在选择材料时,一般都采用木、土,这说明中国古建筑是依附于自然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对自然、对大地的真正依赖,在吸收、继承古建筑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独特的中国文化[4]。 从现存的道教宫观、庙院等建筑可以看出,儒、释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中国古代建筑元素在当代建筑中的体现
大多数人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应该产生新的思想和表现形式,而传统的东西就应该被淘汰。其实不然,传统文化是经过不断的积累才得以保留下来的文化,具有生命力和主要价值。古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代建筑一旦抛弃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按照现代新世界的潮流去建造,就会因为缺乏古建筑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自身独特的民族风格与特色而成为一种无趣的建筑形式。因此,应将我国古建筑的元素充分融入当代建筑中,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展现当代与古建筑的建筑文化风貌。由著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将苏州的本土文化很好地融入到了设计中。
案例研究——汉代建筑文化
汉代建筑
汉代建筑艺术是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产生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汉代建筑主要是指在汉代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成熟的建筑风格;主要是指至今保存下来的影像资料、文献资料和实物遗存等汉代建筑形式的总和。
汉式建筑实践的特殊性
汉文化是一个内涵深厚的文化体系,随着中国文化旅游和大制作电影的兴起,力图还原汉代建筑、城市、生活的大型主题公园或影视城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如徐州汉文化主题公园、沛县汉城、徐州汉城影视基地等。[3] 此外,一些以纪念馆、博物馆为主的非主题性汉风建筑也在建设中,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南阳汉画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等。
探索汉式建筑的平面图
除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礼制建筑、庭院空间、宫殿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置外,根据文献记载和汉代宫殿考古发现,汉代建筑布局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主要建筑入口两侧留有空地;汉阙大多成对,位于寺庙、陵墓、宫殿等建筑入口的两端。二是建筑平面组合丰富多样,群体轮廓丰富生动。考古发现的汉墓平面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销子形”和“十字形”。但出土随葬品中房屋多为单层长方形平面,正面有门,有的房屋呈L形,即两间长方形房屋直角相连,另两边用墙围合,形成院落[5]。 广州出土的汉墓随葬品,有“日”字形屋、三进院屋、吊脚楼、角屋等布局形式。第三,西汉末年,王莽重修明堂,事实上成为历代高规格宫殿、明堂建筑设计的根本原则。自西周开始推行的明堂制度,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等级最高的礼制建筑。对于上述汉代建筑的平面布局特点,现代汉式建筑表现出了多种传承方式。如湖北省博物馆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建筑群呈方形布局,正门设两座门楼为阙,强调汉式建筑的宏伟庄严;院落中心的方形平台、圆形草坪,是对汉式明堂的隐喻。 这组建筑通过对汉代建筑的墙体、台基、屋顶形象的简化和模仿,成功塑造了如今复古汉式建筑的风格。标志性汉代建筑创作,普遍把握汉代建筑的布局特点,通过更具时代气息的平面布局,创造出传统与现代的相似性[5]。例如古建木栏杆,位于徐州汉文化园内的汉文化艺术馆,虽然采用庭院式围合布局,但并未直接采用中轴对称,而是通过两处L型连接,将建筑围绕宽敞的亲水内院展开。内院中间有一处浅水池,池中放置一些体现汉文化特色的小件,营造出古朴的汉文化氛围。
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气候、自然环境日趋恶劣,在这样的形势下古建木栏杆,我们应该探索一条出路,那就是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可以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可以利用当今的气候、环境等特点,将新时代的特征融入到古建筑传统文化中,实现当代建筑文化与古建筑文化的完美结合。
注释及参考文献:省略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