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射击栏杆”课程计划
1. 文本简介
水龙歌
辛弃疾
楚天秋色清朗,水随天色,秋意绵绵无尽头。远山远景,献愁怨,玉簪螺髻。夕阳西下楼顶,雁声渐远,江南游子。我望着吴钩,拍着栏杆,却无人懂我登楼的用意。
别说鲈鱼已熟,西风吹来,季英回来了没有?求地求屋,只怕羞愧见刘郎的才华。可惜岁月流年,风雨操心,树还是这样!求谁来带,青袖一挥,为英雄拭泪。
“我望着乌钩,拍着栏杆,却没有人懂我登高之意。”诗人倚着栏杆,手里握着要用来杀敌的“乌钩”,看了又看,心里的怨气却始终无法消解,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拍着栏杆,一次,一次……可谁又能懂呢?这首诗“满怀牢骚,愤慨万千。诗人的壮志难酬,孤独的心情通过倚栏表达得淋漓尽致。”
凭栏抒怀往往伴随着愤怒和对现实的不满,所以歌词中常常有怨愤和无奈之感。凭栏使诗人显得更加孤寂、无助、凄凉,使歌词的悲凉感倍增。上述模式可以概括为凭栏→眺望远方→感慨→抒怀。
“扶手”已经成为一种意象、一种象征,也是诗人表达未竟抱负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思考。你能举出我们正在学习的诗歌中其他类似的例子吗?
岳飞的《满江红》开篇两句是“怒发冲冠,凭栏雨已停”。突如其来的暴雨刚过,诗人登上高台,凭栏望去,四下望去,他看到的是什么?只有祖国的山河破碎,金碗破碎。他不禁义愤填膺,但因为“狼堵路”的境况,他的抱负无法实现,只能愤怒地仰天长啸。
欧阳修《踏青》中“心头满是柔情,眼中满是泪水,别倚高楼危栏。平原尽头是春山,春山外更有人家。”诗人此时在想留守的那位小姐,劝她不要上高楼,倚着高栏向外望去。即使再远望去,也只能看到一片平坦的草原,尽头是淡烟薄雾笼罩的春山,思念的人还在春山那边,更远的地方。倚着栏杆向外望去的结果,是失望,只有无限的忧伤,忧伤“如泉水般流不尽”。
李渔《浪淘沙》第二节“独处莫凭栏辛弃疾 栏杆拍遍,山川无边,相见易,相隔难再见。流水落花随春去,天地复相见。”诗人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忘记了自己亡国之王的身份,自得其乐了一阵,但潺潺的春雨和阵阵春寒,把梦惊醒了,又把他带回到了真实而凄惨的现实中。为什么说“独处莫凭栏”呢?因为一凭栏向南望去,就能看到南唐故土的辽阔山河。虽然能看到,但作为俘虏,无论如何也回不了故土,无论如何也不能再享受故土的辽阔山河和富足的生活了。一个人倚栏,更添一份孤独感。过去他是一国之君,万民之主,如今却孤身一人,生活毫无安全感。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真是天壤之别。于是此人深深叹息,“分手容易相见,再相见难。”
辛弃疾《陌上儿》“闲愁最苦,莫去凭危栏,斜阳就在那儿,烟柳断肠。”这首诗与前两首不同之处在于,诗人不是怀念沦陷的“故土”,而是抒发对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的爱国情怀。第一节以“春”作为南宋王朝的化身,他惜春、守春,却又责怪春留不住,面对逝去的春,悲痛岁月的虚度,自己得不到重用。南宋王朝日渐没落,春日花落,可见作者内心有多么不安!第二节则着重描写了诗人自己的经历。 “闲愁最苦”,名为“闲愁”,实则悲愤无比,怨气十足,与“如今知道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来,想说却说不出来,却说‘天气凉了,秋意正浓’”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经历过太多的忧愁,心中积怨已久,难以表达,只能说些别的。最后看似以劝慰的话收尾,却依然没有挣脱“最苦”的“闲愁”:“莫倚危栏,斜阳就在,烟柳凄凄切切。”或许可以强迫自己不倚在高楼的栏杆上,向远方望去。但被萧瑟迷离的烟柳遮掩的斜阳,又该如何阻挡呢?如何挽救正在走向没落的国家命运?这是最让人心碎的“靠栏杆”。
结合你以前读过的辛弃疾的诗,谈谈你对辛弃疾的印象。
作家梁衡是怎样评价辛弃疾的?这是本节课的开始。
2.初次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掌握整体脉络。
1.文章第一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文章的第一段是整篇文章的概括,告诉读者整篇文章讲的是辛弃疾如何从一个爱国的爱国者变成一个爱国的诗人,而这个过程又如何决定了他的诗歌和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独特性和特殊地位。这是这篇文章想告诉读者的主要问题,把握这个问题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
-2. 什么因素促使辛弃疾成为一位爱国诗人?
要求学生划出文中的关键句子并进行总结。
例如:“回到南方后,他立刻失去了利剑,只剩下软毛笔,再也没有机会在战场上奋勇拼搏,衣袍上血迹斑斑……”
——“千年之后,今天重读他的作品,依然感到一种敬畏与威严。”
——“他曾将一生献给国家,准备在大漠抛头颅洒热血,战死沙场。但南迁之后,他被迫离开战场,再无施展兵法之地。他像屈原一样仰天长啸,像共工一样怒击不周,站在江边,望着长安,登上危楼,拍着栏杆,泪流不止。”“今天我们读他的诗,总能清晰地听到一个爱国大臣一次又一次的哭泣和忏悔;我们永远忘不了他在夕阳下倚栏远眺,目光热切的形象。”
——“他心里只有一个烦恼:金碗碎了,月亮不圆了,山河破碎了,心里不安。”
——“一个风华正茂的政治家,阅历丰富,胸怀大志,每天走在山坡上、水边,与百姓聊着农事、聊着丰收,一边看鸟游鱼,一边自言自语。真是“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闲着”。这份深情又能向谁诉说呢?”
——“真正的诗人,只有经过重大政治事件(包括社会、民族、军事冲突)的挤压、扭曲、冶炼、锤炼,才能获得符合历史潮流的感悟,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只有被政治之风吹拂,才能飞翔、燃烧、爆炸,才能唤醒聋子。”
——“历史的沧桑,民族的仇恨,善恶的斗争,爱恨的纠葛,知识的积累,情感的铸造,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炼,这一切都在他的胸膛里,在他的脑海里,翻腾激荡,犹如地壳中岩浆的翻滚膨胀辛弃疾 栏杆拍遍,冲击着,累积着。”“他并不想做诗人,只是军路、政路被堵,历史在偶然中把他逼上了诗人的道路。”“说到底,才华和思想才是人一生的根本。”
综上所述,辛弃疾的诗歌是“政治大磨盘上磨出来的豆浆”,这是由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他本人的追求决定的,也是其诗歌区别于其他作品的独特之处。宋代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加上他的才华和思想,使辛弃疾成为一代又一代爱国诗人。
3、在散文写作上,梁衡主张“写大事、大情、大理”。大事多指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大事;大情一般指忧国忧民的情怀;大理多关乎民族气节、伦理道德。本文就是践行这一精神的代表作。结合课文,本文所表达的“大事、大情、大理”有哪些?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些“大事、大情、大理”的?(课后练习1)
——文中南宋时期的复国大业。大情怀是指诗人忧国忧民、一心报国的民族气节。大义是指诗人爱国精神和为民请命的不屈精神。
结合全文,我们可以在辛弃疾为国征战沙场的描述中发现作者提到的大事。辛弃疾被朝廷抛弃,满怀悲愤的描述可以说是诗人大情大义的生动展现。具体段落,同学们可以在文中找出来并标注出来。
3. 再次阅读文本并深入讨论。
1. “打遍栏杆”是辛弃疾《水龙吟》的最后一个句子,它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作者用它作为本文的题目有什么好处?你认为呢?
——作品通过“拍栏杆”这一动作,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倚栏远眺、目光热切的英雄形象,传达了他如今被迫退出政坛、只能旁观、不能插手、更不能打断的悲愤心情。他只有力量、有志气、有爱国之心,却无处施展。
2. 这是一篇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散文,作者用酣畅淋漓的笔触描写了诗人辛弃疾的性格,将他英雄不凡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并没有遵循传统的传记式写作方法,通过生平事件和时间顺序逐一展开。仔细阅读全文,思考作者立意的特点。作品从哪些方面凸显了人物最光辉的特质。
——本文中,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逐一描述诗人,而是抓住诗人最动人的亮点进行描写,并始终将诗人诗歌创作的特点和形成过程与他们的生活结合起来,从爱国主义、忧患意识、失意情绪,以及在历史巨变和个人经历中形成的诗风等方面,凸显诗人的个性。
3.语言分析(练习3) 仔细阅读课文,突出文中的排比句、对仗句,朗读欣赏,思考此类词、句在散文写作中的作用。
如:“回到南方后,他抱着……无奈的自嘲。”“像屈原……只能流泪。”“辛弃疾是一个人
诗人的本质是一名战士……他可以大进大退。”……
——这些句子简练优雅,不仅读起来轻松愉快,而且生动地表达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4、强化训练:谈谈对“宋代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特殊的人生经历,加上他的才华和思想,使辛弃疾成为千古爱国诗人”这句话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组句子,要求全面,并运用比喻、排比等形式。不少于60字。
宋代特定的历史背景就像一块巨大的磨盘,不断地揉捏、研磨着武士辛弃疾;独特的人生经历就像一把龙泉宝剑,让政治家辛弃疾琴瑟不已;卓越的才华与思想,让彩虹般的剑气化作龙蛇之笔,让诗人辛弃疾在宋代三百年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补充材料:
唐宋诗歌中的“凭栏”意象
“凭栏处处是忘忧处”(晏殊《塔刹行》)、“莫独凭栏处”(李渔《浪淘沙》)、“凭栏处处毛骨悚然”(岳飞《满江红》)……凭栏似乎是所有诗人最喜爱的动作,似乎总是与忧郁、失落、不满等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词是一种感伤文学,危楼上的栏杆无疑成为这种感伤最频繁的聚集地。涉及栏杆、凭栏处的词不计其数。“凭栏”意象如此广泛地存在于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中,并非偶然。
1. 诗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倚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难事或烦恼时,可能会到阳台或窗边看看风景,放松心情。当一个人的思绪很乱时,很难继续手头的工作。此时,无论是思考还是担忧,一般被外人看作是发呆。倚在阳台栏杆上看风景,是一种理想的发呆方式!微风吹拂,景色如画,此时可以想任何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想。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之中,心胸豁然开朗,忘却了一切荣辱。诗人大多情感细腻,自然会遭遇各种忧愁。登楼倚栏,或许是他们自我安慰、暂时逃避无聊的方式。这是以现代人的观念来推测古人的行为。
诗人凭栏而立,从历史渊源上也可以得到解释。它与民族心理有关。登高的传统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最早的登高记述在《诗经》中。登高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远眺山川风景。“惟不永怀”、“惟不永伤”都是因为思念,为了摆脱思念带来的烦恼和忧愁。可见登高自古以来就与抒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屈原《九章·哀婴》也说:“登大墓远望,解忧解难。”汉魏六朝有王粲《登楼》:“登此楼远望,闲暇消愁。”可见,在唐宋以前,受登高传统的影响,倚栏现象已然出现,其目的无非是“舒心”、“排忧”等。这些为后来大批唐宋诗人倚栏作文奠定了基础。唐宋的倚栏,正是登高传统的延续与发扬。
登高倚栏,也与栏杆的特性有关。“玉栏外清河港,天边远雨”(李渔《余美人》)。栏杆将空间一分为二,但不同于墙、窗、门、栏杆将空间分成大小,它们相互融合,不封闭,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有的作者侧重写栏杆内的小空间,有的则着重写外部空间的广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两种风格,但共同的寓意是对大自然广阔空间的向往。从时间上来说,栏杆是连接现在与过去的纽带,“弯栏外天色似水,昨夜我倚其上”(严几道《余美人》),“吹箫人已去玉楼,断肠人可依谁”(李清照《孤雁》)。世事变迁沧桑,但栏杆这种与人密切接触的建筑,却很容易让重游故地的人怀念人间,勾起物是人非的伤感。
换个思路,与其说是诗人喜欢登高凭栏,不如说是栏杆本身激发了诗人的诗意。据考证,唐宋时期,我国园林建筑发展成熟繁荣,大量亭台楼阁修建,成为文人雅士抒情的场所。同时,诗歌这种抒情形式的广泛流行,让文人雅士可以凭栏远眺,尽情抒发自己对人造杰作和自然山水的感悟,于是便诞生了一首首关于凭栏的诗篇。
2、临栏意象的一些特点。
首先是时间的长短。“凭栏长夜,烟波四起”(柳永《屈原观》),“凭栏长夜,烟波四起,孤城独在”(秦观《满庭芳》)。诗人凭栏而立,很容易停留很久,这是可以理解的。凭栏远眺,诗人的情绪通过视觉和想象,越飞越远。表达的情绪越强烈、越深沉,凭栏的时间就越长,因为凭栏时间的延续,既是情绪的积累,也是情绪的释放。还有一个可能的因素,写诗需要反复推敲,所以凭栏的时间不会短。
其次,倚栏之人的形象往往显得十分孤独。“最可怜我,笛声已尽,独倚栏杆”(李言《何新郎》)、“独立雕栏,谁怜我枉度青春”(王逸孙《高阳台》),这些诗句都是一连串孤独凄凉的意象和画面。通过意象外在的孤独,诗人深感内心的孤独。这种内心的孤独在诗中也表现为诗人对灵魂伴侣的渴望和呼唤,“我遍拍栏杆,却无人懂我登高之意”(辛弃疾《水龙吟》)。知音难求,凭栏望月的心情无人懂,诗人便常常选择沉默,“独上西楼不言”(李渔《香见欢》),“凭栏望月不言,谁知我心意”(柳永《蝶恋花》),沉默是孤独的知音,也是对孤独心理的充分阐释。从这个角度看,诗人对自身孤独的深刻认识,是凭栏望月情绪最自然的流露。
其次,凭栏时的环境和气氛是静谧的。诗人喜欢“凭栏静默”(柳永《宿中清锦》),“凭栏不语,独立长暮”(黄公度《清雨庵》),“静谧”和“无语”并非是要阻止作家的思绪,相反,此时无声胜有声,“凭楼不语,欲断肠”(寇准《踏草》),“断肠”二字揭示了“无语”的真正原因。“凭栏半日不语”,李后主站在栏杆边,在寂静中,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心碎震撼。
3、“凭栏”意象的美学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有亭台楼阁,都有工艺精湛的栏杆。从建筑学角度看,栏杆的主要作用是装饰美化、防护保安。但诗人笔下的栏杆与人的情感息息相关,因此更具有文学的审美价值。
当诗人倚栏进入抒情境界时,显然很难顾及栏杆的建筑美,他此刻所见所闻,都是倚栏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倚栏是诗人把握自然山水的角度。从词的结构上看,往往分为上下两句,一句描写景物,一句抒情。描写景物要选择角度,抒情也要有切入点。倚栏可以为描写景物提供角度,抒情的灵感来源于倚栏所见所闻。至于为什么选择倚栏而不是其他物体,上文已讲过,是由传统的影响和栏杆本身的因素决定的。
以栏杆作为描写景物的透视,控制透视变化的例子有很多。如“洗梳头已,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望江南》);“倚危阁,恨如芳草”(秦观《八六子》)。这里所说的“倚楼”、“倚阁”,其实就是倚栏的意思。“倚栏”这几个字,虽然在诗的开头很显眼,但也有不少诗句把它放在诗的结尾,如白居易《思念》:“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巫山点点愁云。思念绵长,恨意绵绵,恨不尽,直到我归来。明月当空,人倚楼。”诗中描写了女子的悲哀,第一节描写景物,第二节抒发情感,最后一句介绍主人公,点出她的视角,使人知道上面的山水思念、思念与恨意,都是她凭栏望明月时的思绪。如果以栏杆为视点,放在诗的开头,镜头由近至远,这样视线的移动、情感的流动就十分顺畅。如果放在词的结尾,镜头运动的方向就正好相反。这样,开头的长景与随后的抒情就变成悬念,直到结尾才消除,使整首词更加曲折、层次分明。
在描写景物时,凭栏成为一种视角;在抒发情感时,凭栏成为一种方法。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情感借助诗人凭栏时的动作而表现得淋漓尽致,如“醉里拍栏,情深意浓”(李渔《玉楼春》)、“凭栏,却还懒得离去,几度晚雨”(闫季道《雨街行》),凭栏本身就带有抒情性,所以从抒发情感的角度看,凭栏其实是一种有效的抒发情感的方式,这也是其文学审美价值的另一面。诗人一旦有此法,往往连情绪的涌动都控制不住,“凭栏而立,滴尽胭脂泪”(刘辰翁《踏草》),“多少泪水无限恨,凭栏而立”(李渔《山花子》),“夜夜思念,明月悲倚栏”(韦庄《浣溪沙》)。晏殊《踏草》说得更清楚:“凭栏,常是结界处。”栏杆是“结界处”,凭栏简直就是悲痛、仇恨的代名词,所以才有“莫独凭栏而立”(李渔《浪淘沙》),“莫常凭栏而立”(万齐永《昭君远》)等说法。
概括
唐宋诗中“凭栏”意象的频繁出现,有其必然性:既受传统心理的影响,又受栏杆的时空特性的影响,也与时代有关。凭栏意象在诗中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时间悠长、形象孤寂、气氛幽静。凭栏具有深刻的文学审美价值,它代表着忧愁、仇恨、狂喜、悲凉,诗歌本身就是感伤文学,凭栏正是这种感伤情怀的良好载体,它形象高雅,意境深远,可以说是诗歌这一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辛弃疾的一生: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军占领。21岁参加抗金军,不久归还南宋,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江东部平定使。在任期间,他积极招纳流民,训练军队,赏赐农战,打击贪污暴君,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在《美图十文》、《九论》等奏疏中,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作了具体的分析,对夸大金军实力、主张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舞士气,恢复中原。他的反金建议没有一个被采纳,遭到议和派的攻击,被罢官,长期隐居江西上饶、潜山。晚年韩□(tuo1)周当政,他曾任官,但不久就病逝了。他的诗作抒发了力图恢复民族统一的爱国热情,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悲痛,揭露和批判了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行为;还有不少咏祖国山河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但以豪放为主,热情慷慨,悲壮感人,文风浓烈,与苏轼并称“苏心”。《破阵子·为陈同甫作庄词》、《永欲乐·京口北固亭怀念》、《水龙吟·登建康上心亭》、《菩萨漫·江西枣口壁上题词》等皆名篇。但有些作品也流露出志向未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一书。今人有《辛稼轩诗文集》一书。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