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说到“教科书里的作家”,梁恒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梁恒是当代著名作家,也是作品被收录语文教材最多的作家之一,曾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首席顾问,为全国语文师生所熟悉。
小学生学过他的《青山不老》,中学生学过他的《壶口瀑布》,学生家长也学过他的《晋祠》。此外,《跨世纪之美》、《夏日情怀》等都是语文课本上的经典。梁恒先生的作品跨越两个世纪,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学子珍贵的集体记忆。
▲《晋祠》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语文》第五册
从1982年梁恒《晋祠》一文被收录到中学语文教科书,到今年2023年,梁恒文章被收录到教科书已有40多年,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都讲授过他的文章,全国各地的学生都以他的文章为学习、考试的题材。
借此契机,东方出版社推出梁恒作品新集《拍遍栏杆》,汇集梁恒散文名篇,并配以语文名师的悉心点评和欣赏,作为送给全国学生的语文“大礼包”!
系列特色
⬤ 所有经典作品,尽在一处
这套书收录了梁衡散文161篇,基本涵盖了梁衡作品中适合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文章。其中既有《晋祠》、《青山不老》、《壶口瀑布》等多年来一直被收录在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也有《风沙行》、《搭便车》、《土床》等近年来的最新散文。可以说是市场上梁衡散文集的最新成果。
所选文章横跨其几十年的创作生涯,完整呈现了梁衡散文的基本面貌和写作轨迹,带领孩子们深入阅读这位“课本里的作家”。
⬤ 六大主题,分为不同类别
精选教材
行走人生
“理解生命”
“千年人物”
享受大自然
树上的中国
六大主题分门别类,涵盖写人、写景、记事、说理、抒情、议论文体,兼具广度与深度,多维度展现梁衡散文的思想与美感,带领孩子通过阅读观察自然、看世界、感悟人生,实现心灵的成长。
梁恒的作品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定位高远、思想深刻、内涵宏大,内容涵盖从自然到人文、从历史到现实、从个人到家国等各个方面。如此丰富的文章“资源库”,不仅为语文教材的选用提供了素材,也成为各级、各地语文考试的阅读试题重点。
“线条之美”:2020年高考语文天津试卷阅读理解试题
《难忘的沙枣树》:2016北京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
“为思而写”:2006年太原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卷
《享受生活》:2008年潍坊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卷
…
因此,深入透彻地阅读这套书,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还可以为汉语考试提前打下良好的基础。
⬤ 名师助力、陪伴你读书
本套丛书汇集了全国101位著名汉语教师,对每篇文章均进行了旁注,降低了学习门槛,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文章的独到之处。
例如,这篇《青山不老》是六年级统一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老师在这本书中从修辞、情感表达、文章结构等角度对值得学习的地方进行了点评,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阅读这套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学习名家的写作技巧,功能性很强。
从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需求出发,提供一站式阅读、写作指导,全面提升汉语素养,让孩子阅读有所获、学以致用。
可以看出,这套书中收录了关于梁衡先生所引诗词出处、所用典故的说明、文章历史背景的补充等不同类型的注解,这些注解不仅有助于读者巩固和提升文学知识,而且拓展了不少的百科知识。
整套图书可作为“课本外的大师班”,让孩子从“课本里的作家”那里学习阅读和写作,功能性强,实用性强,“范文+评语”的模式营造了同伴阅读的学习氛围。
⬤ 布局舒适,印刷环保
这套图书的版式干净优雅,不繁琐也不复杂,字体、字号、间距、颜色等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阅读情况,专门为儿童设计,从最小的细节入手,提高阅读舒适度,减轻眼睛负担,满足学生保护视力的需求。
内页展示
卷简介
⬤《精选教材》
收录了梁恒先生曾被收录进语文教材和试卷的一些文章,不仅收录了《长青山绿水》、《跨世纪之美》等被收录进语文教材的经典文章把栏杆拍遍梁衡赏析,还介绍了这些文章背后的写作故事,帮助中小学生了解文章背景,领悟作者的思想。
射击栏杆
百年美丽
武侯祠,1700 年的冥想
晋祠
夏日感觉
壶口瀑布
…
⬤ “行走人生”
书中收录了作者游历各地时所写的散文,记录了当时的所见所想所感,也有一些描写一些普通人经历的文章,内容非常有哲理,读者可以追随作者的脚步,领略不同地域、不同人的不同生活。
风沙
骑
骑马
土床
河套记忆
夜市
…
⬤ “理解生命”
本册所选文章以散文为主,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大部分文章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并经常被选为各地语文中考阅读理解题型。
生命比纸还薄
人生没有回程票
做人如写字,先方后圆
你不能没有家
人人都可以当国王
尝试过一次生病
…
⬤ “千年人物”
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历史和现代人物的散文。作者后期的写作以人物为主,其关于辛弃疾、李清照、林则徐等人物的文章深受大众喜爱,经常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刊发表。
我心中的桃花源
读柳永
永远的范仲淹
乱世美人
最后的罪人英雄
纪仙老,一面百年古镜
…
⬤ “享受大自然”
本书是作者关于自然风光的文章合集。梁衡先生早期的文章以写风景为主,《晋祠》、《壶口瀑布》等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孩子经常读,既能领略祖国的秀美风光,又能学到很多写作方法。
武夷山,我的读书心得
八月下旬的草原
泰山,人对天的告白
储存时间的洞穴
雨中的月亮山
长岛雷丁海
…
⬤ “树上的中国”
本书是作者关于树木的文章合集,作者晚年十分喜爱古树,以树写人、写历史,开创了“人文林业”。本书收录了他所有关于树木的文章,孩子们在阅读优美文章的同时,还能学到历史知识,了解环保的道理。
燕山有一棵沧桑树
生死七里怀
枣王
徽饶古道上树木茂盛
黄河有万里桑树
一条河消失了,但一棵树依然存在
…
关于作者
梁恒,著名散文家、学者、新闻理论家、科普作家。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常委,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教材首席顾问。
著有新闻类著作4部,《记者手记》、《法官手记》、《局长手记》、《主编手记》;散文集《树梢上的中国》、《寻找渡口》、《拂去尘埃》、《拍下栏杆》、《时代人物》;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罗曼史》。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散文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梁恒是入选语文教材文章最多的作家之一,《晋祠》《寻一个渡口,寻一个渡口,渡何处》《跨世纪的美》《壶口瀑布》《夏日情怀》《万紫千红》等12篇文章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另有70余篇文章入选各版本语文教材及中考、高考试卷。
▲《长青山在上》2006年起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语文教材
▲《壶口瀑布》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教材
专家推荐
梁衡总能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转化成美好的文学意境,当代散文作家中,除了梁衡,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并愿意追求这样的境界。
——著名东方学家、散文家季羡林
我喜欢梁衡的散文,就如同我敬重他这个人一样。他的作品给了我很多滋养,当他敞开心扉与历史人物对话时,他的心中便充满着火花,他的文笔也变得奔放而张扬……他的许多作品,如《寻找渡口》等,都收录在中小学的教科书中把栏杆拍遍梁衡赏析,堪称范文。
——著名作家梁晓生
对于梁恒的文章为何这么多年总能被收录进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文编辑部原主任王本华认为,思想性好、语言文采好、适合教学,是语文教材一贯的选材标准。梁恒的文章文采斐然,堪称典范,无论从内容、语言还是教学上,都无可挑剔。这也正是梁先生的作品经常被收录进教材的原因。
总之,梁衡散文中深刻的思想、崇高的境界、博大的智慧、极其清新的语言,不仅是我们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宝库,而且也是我们个人成长取之不尽的营养。
梁衡先生曾说:“只要有读书,人就不会倒下,也不会老去。”他一直以“读书、积累、思考”来勉励自己。相信这套《拍遍栏杆》能成为鼓励学生读者坚持读书、学而思、不断进步的忠实朋友!
长按下方二维码
跳至购买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