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6.0.1 桥梁宜制成平面上的直桥。特殊情况下可制成曲线桥。其线性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的规定。
6.0.2 底承重、中承重桥梁的主梁、主梁或拱肋,悬索桥、斜拉桥的索面、索塔可设置在人行道或车行道的分隔带上,但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车辆直接撞击。悬索桥、斜拉桥的索面、索塔也可设置在人行道或维修道栏杆外。
6.0.3 桥面道路宽度应与连接道路道路宽度一致。当道路现状与规划路段差异较大,难以按规划巷道布置桥梁时,应按本规范第3.0.1条分阶段实施。
当两端道路有较宽的隔离带或绿化带时,桥梁可分开布置宽度(形成横向隔离桥),桥梁上不宜设置绿化带。特大桥、大型桥梁、中型桥梁的桥面宽度可适当减小,但巷道宽度应等于两端巷道有效宽度之和,并宜加宽缓坡路段。设置在引道上,与两端道路连接。 。小桥机动车道平面线形应与道路保持一致。
6.0.4 新建特大桥、大型桥梁、中桥及两端道路时,桥面巷道布置应根据规划道路等级确定,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的规定设计规范》CJJ37及交通流量。
6.0.5 桥梁宽度应按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确定。
6.0.6 桥面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桥面最大纵坡、坡长及竖向曲线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的规定。
桥梁纵断面设计时,应考虑长期荷载作用下构件挠度和桥墩沉降的影响。
6.0.7 桥梁断面布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桥梁走道空中侧宜设置人行道栏杆。
2 主干道和次干道上的桥梁,当两侧没有人行道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养护人员和车辆的安全。设置维修道路时,应当在维修道路的空中侧设置防撞护栏或人行道栏杆。
3 桥梁路缘石和护栏的安装要求应符合表6.0.7的规定。
表6.0.7 路缘石、护栏设置要求
注:路缘石高度不小于40cm时,应进行防行人坠落设计。
4 城市快速路桥梁应设置中央隔离带和防撞护栏。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的城市主干道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防撞护栏或25厘米以上的高路缘石。当设置高路缘石时,中央分隔线的宽度不应小于2.0m,路缘石高度宜为25cm~35cm。 。
5 防撞护栏应符合本规范第9.5.2条的规定。
6.0.8 桥面巷道宜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 设置横坡。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桥梁,横坡宜为2%;次干道和支路桥梁的横向坡度宜为1.5%~2.0%,人行道宜设置朝向车行道的1%~2%的单向横向坡度。应在路缘石或防撞栏旁边提供足够数量的排水孔。排水孔间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3%~0.5%。
条文解释
6.0.1 桥梁宜做成平面上直桥,有利于简化设计、便于施工、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但由于城市原有道路系统不太理想桥梁防撞护栏规范,现有建筑较为密集,交通设施布局复杂。如果桥梁布置为直桥,可能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或者可能达不到道路线路的技术要求。 ,或增加大量拆迁,或严重影响现有重要设施和重要建筑物的使用等。为此,可以在平坦的表面上建造一座曲线桥。曲线桥布置的线形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的规定。
6.0.2 底承重、中承重桥梁的主梁、主桁或拱肋以及悬索桥、斜拉桥的索面、索塔是桥梁的主要承重构件,对桥梁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桥梁结构的安全。本条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桥梁的结构安全。
6.0.3“桥上车行道的宽度应与其所连接的车行道的宽度一致”。这是为了防止桥上车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的交接不顺利。当道路现状与规划路段相差较大时,如果一次性按照规划道路进行桥梁建设,不仅造成施工困难,而且造成大量浪费,结合短期限和长期可以按照本规范第3.0.1条的规定进行考虑。 ,分阶段实施。
例如,如果城市道路断面布置为三段或四段,中间有较宽的隔离带或很宽的绿化带,整个道路宽度很宽,此时的宽度线路上桥梁的布局必须分开对待,妥善解决。
道路(路缘石之间)的宽度和小桥的线形应与两端道路的宽度相同。目的是保证道路与桥梁的连接是笔直的,不会造成驾驶员视野和行驶条件的变化。这样桥梁防撞护栏规范,过桥交通就能与原道路线形一致,舒适顺畅,投资也不会增加太多。
一般情况下,桥梁上不宜设置绿化隔离带,因为绿土层薄,树木容易枯死;厚土层会给桥梁增加不必要的荷载。
对于特大桥、大型桥梁、中桥,如果两端道路分隔带较宽,且桥面路缘石间距与道路路缘石间距相同,则工程量桥梁的上下结构都会增加,这将大大增加工程造价。 。因此,根据本规范第5.0.2条规定,特大桥、大型桥梁、中型桥梁的车行道宽度相当于两端道路车行道有效宽度之和(即不包括隔离带或绿化带的宽度)。这样,虽然桥面变窄,但并不影响车流。
6.0.6 桥梁纵断面布置不当会对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美观性产生影响。
桥面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主要考虑桥面排水顺畅。
桥面纵坡和竖向曲线原则上应符合道路要求。
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规定了桥面最大纵坡、坡长和竖曲线布置等要求。
长期荷载作用下构件的挠度和桥墩的沉降,会改变桥面纵断面的线型形状,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桥梁的美观。
6.0.7 本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桥上通行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防止车辆失控、坠落桥下、冲入对向车道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般来说,合理安装防撞护栏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坠桥冲向对向车道的风险。但由于经济和景观的需要,实际工程中仍广泛采用路缘石来分隔道路与行人、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养护道路。此次修订规定,城市快速路桥梁、穿越条件复杂的桥梁、大型索桥(一级)均需设置防撞护栏,以降低事故风险。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桥梁或者穿越条件相对简单的城市桥梁,允许路缘分离。据重庆、贵阳等城市的调查显示,当路缘石大于40厘米、人行道较宽时,发生车辆冲出桥边事故的可能性较小。据此,对于车速较高(二级)、易发生人员伤亡和次生事故的桥梁,规定路缘石高度应大于40cm,人行道宽度大于2m。对于其他桥梁(3级),可设置25cm~35cm的高度。路边石。
对于超过40厘米的路缘石,可采取警示、防滑条、隔离栏杆等措施,防止行人跌倒受伤。
检修道路是指供检修、维修人员使用的专用通道。 ,
6.0.8 必须充分重视桥梁巷道的排水问题。桥上积水不仅不美观,而且影响行车安全。由于排水不畅,桥面车道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水。当车速较高时,制动时车轮与路面会打滑,容易发生事故。
排水孔一般位于车道路边,因此无论纵向坡度有多大,都需要有横向排水坡度。
城市桥梁往往比公路桥梁宽,理论上其侧向排水要求应高于公路桥梁。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